承德医学院报 总第261期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第一版
我校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委书记刘永平讲党课
本报讯(龚理)2015年5月15日下午,学校在图书馆多功能厅举办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学校党委书记刘永平作了题为《努力践行“三严三实”以忠诚、干净、担当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专题报告。全体校领导、副科级以上人员、党支部书记、教研室、实验室、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参加了此次党课。党课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峰主持。
刘永平就“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高校“不严不实”具体表现和危害、聚焦“忠诚、干净、担当”,落实“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以及扎实开展好专题教育,为学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他强调,全校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一是要高度重视这次专题教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上来。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以上率下,落实两个责任。纪委要加大督查,对不严不实、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推诿扯皮实施问责,要把开展专题教育情况纳入2015年度干部考核内容。三是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专题教育与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整改紧密结合,与总结“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紧密结合,把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学校的发展上。四是要把“严”和“实”的标杆立起来。五是要强化舆论宣传,形成宣传声势,营造浓厚氛围。六是要早准备、细安排、重效果,既要高质量完成好每一个关键动作,又要结合自身实际有所创新,做出特色。
张树峰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尤其是中层以上领导人员,要认真学习刘永平同志党课内容和精神,提高认识,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和学校党委要求上来。按照《关于在全校处级以上领导人员中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推进方案》要求,开展好专题教育。
此次党课标志着学校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启动。
校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
本报讯(范萌)5月7日,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党委书记刘永平,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峰,副书记张东旭,副校长曹凯,纪委书记张亚平,副校长谢利德、唐世英,党委常委、附属医院院长郝长来及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学校办公室、纪检监察室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刘永平主持会议。
会上,中心组成员专题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和《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
刘永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中央决定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对于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专题教育虽然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但是标准高,要求严,就是要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把思想教育、党性分析、整改落实、立规执纪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
刘永平强调,我校要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一是高度重视,不能懈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上来。二是学习文件,提高认识,充分认识专题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真正把这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认真做好。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以上率下。四是每位党员领导都要在认真学习、领悟精神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上好一次党课。五是注重讲求实效,要把专题教育与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整改结合起来,与总结“十二五”、规划“十三五”结合起来。六是把“严”和“实”的要求立起来,树起来,这次专题教育的特点就是要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还要具有特色,要将提高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落实总书记要求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加强调研指导,精心谋划,认真学习,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把虚事做实、实事做好,务实和务虚结合起来。七是加强两个责任的担当意识:一个是党委的主体责任,要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来;一个是纪委的监督责任,要与党委确定的校内巡视、惩治和预防教育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与平时的工作督导检查结合起来,问责和处理不严不实、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推诿扯皮的现象。八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九是早做准备,细化安排,注重实效,筹备开好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
校庆工作总指挥张东旭副书记就
建校七十周年纪念活动有关问题答本报记者问
今年是我校建校70周年,时逢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之年。4月7日,学校党政联席会议做出决定,成立建校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组委会,由张东旭副书记和曹凯副校长担任校庆工作总指挥。组委会成员由学校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为了使广大师生和校友们全面年了解建校七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的有关事宜,本报记者采访了校庆工作总指挥张东旭副书记,请他来给大家谈谈有关情况。
记者:请问校庆纪念活动的时间和主题是什么?
张东旭副书记:纪念活动举办的时间暂定今年9月12日;届时将举行主题为:弘扬承医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纪念建校70周年“传承与发展论坛”。
记者:校庆组织机构都有哪些?
张东旭副书记:4月20日下午召开了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进一步明确了组委会构成即:由刘永平、张树峰任组委会主任,其他校领导任副主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4名学生代表为组委会成员;下设秘书处和校友联络组、宣传组、学术组、文体活动组、后勤保障组、校志组、接待组、安全保卫组、督查督导组等9个工作小组,我和曹凯副校长为总指挥。
记者:七十周年校庆将举行哪些活动?
张东旭副书记:4月14日刘永平在《在建校七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了活动的原则是“热烈、节俭、实效”。在纪念活动中,突出优秀文化传承,突出学术研讨,突出校友共建,突出凝心聚力促发展。不大张旗鼓邀请来宾,也不举办声势浩大的庆祝典礼,届时通过各地校友代表和全校师生共聚一堂,重温母校情怀,共话母校发展,认真梳理完善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发展理念,凝心聚力为学校发展献智计,谋长远。系列纪念活动中学术讲座是重点,从去年就已开始陆续举办,目前已举办12场,嘉宾包括3位院士,1位长江学者,其中有美国、丹麦、新加坡及国内的名家学者,体现了引智助力学校发展的宗旨。将在国内媒体上发表一篇宣传我校的文章,办一台庆祝70周年的文艺晚会,拍一部宣传片,出一本画册,首次组织力量编写校志,以校庆为契机建设校友林,进一步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分步实施。
记者:您提到的校友具体含义是什么?这次校庆邀请多少校友?是否成立校友会?
张东旭副书记:《承德医学院章程》中第五十八条“校友是指在承德医学院学习三个月以上,毕业、结业、肄业的学生;在承德医学院工作过的教职员工;承德医学院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经校友理事会批准,获得承德医学院校友会会员资格的机构、团体和个人。”这次校庆可分时段分别邀请各届校友或集中邀请一定规模的校友代表参加有关研讨和纪念活动。
尽快成立校友会,根据片区和届别双线构建完善的校友会组织,探索加强与校友联络、服务校友、增进校友与母校之间感情的长效机制。
总之,要按照中央要求,摈弃形式主义,坚决反对浪费。以4月14日建校七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为标志,全面启动系列纪念活动,希望全校师生以这次大会为动力,继续团结进取,再接再厉,扎实工作,拼搏创新,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承德医学院建校七十周年献礼。
我校举行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扩大)学习报告会――副校长谢利德、唐世英作报告
5月8日,校党委组织了理论中心组集中(扩大)学习。旨在总结“十二五”,谋划“十三五”之际,通过学习交流,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全体校领导、副科级以上干部、教研室主任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了学习报告会。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于多珠主持报告会。
党委常委、副校长谢利德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为题作了报告。分享了2015年1月27―4月20日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参加教育部留学基金委主办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出国研修项目的经历,围绕“以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多元文化递增大学未来适应性、务实文化的内核是解决实际问题与促进生存发展的基础、精英文化催生追求卓越的大学、法治文化贯穿大学的效率与公平、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教育价值导向指引教育改革、教育分流制度提高人才培养效度、大学自治改革激发大学活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革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完善的学生工作体制机制是提升学生事务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制度保障”等方面深入、细致地谈了自己的思考和收获。
党委常委、副校长唐世英以《从国际视野看学校发展目标与定位的思考》为题作了报告,分享了2014年11月23―12月12日赴英国参加教育部“中西部千名大学校长海外培训”项目的经历,讲述了访问英国几所大学的切身感受。又从教育的全球化、学校的定位以及如何调动社会资源来管理和经营大学等方面深刻、具体地阐述了自己的体会和思索。
党委书记刘永平总结讲话时评价这场报告有高度,有深度,有启迪,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科学谋划,扎实工作,给力推进。就如何将报告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理念和方法变成我们的智慧、方案和行动,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努力创造出创新的教育、管理方法。二是在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努力让大学成为学术的策源地,知识的摇篮,思想的导火线,使大学真正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三是遵循大学共性,注重教育规律,要求教师有崇高的道德、全面的能力,在知识上与学生互动、平等,在人格上与学生彼此尊重、平等。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潜移默化、巨大且深刻的作用,使得文化真正成为“植根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最后,刘永平号召大家把要求切实落实到行动上,努力把效果图变成施工图,把蓝图变成路线图,早日实现我校的办学目标。
七十载承医情 三十年天使路
护理学院举行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师生文艺汇演
本报讯(高菲阳 周洁瑶)在喜庆承医70华诞、护理专业招生30年之际,护理学院于5▪12国际护士节下午在教学楼前广场举办了“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喜庆承医70华诞、护理招生30周年师生文艺汇演”。党委书记刘永平、校长张树峰、党委副书记张东旭、副校长曹凯、宋鸿儒、纪委书记张亚平、副校长谢利德、唐世英等与护理学院全体师生共度佳节。
七十载峥嵘岁月,三十年天使征程。从1945年到2015年,历经70年风雨,我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等荣誉。从1985年到2015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护理学院从最初的专科招生,到现在集研究生、本科、专科、继续教育于一体。在校党政领导及各部门关心支持和护理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护理学院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品牌特色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等成绩。
伴着激扬、清脆的音乐,活动在歌舞《吉祥》中拉开帷幕。诗歌朗诵《追梦―护理》慷慨激昂、铿锵有力,道出了护理学子追梦天使之路的心声;舞蹈《时间都去哪了》发人深思,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感慨;话剧表演《提灯女神的脚步》使神圣高洁的白衣天使形象深入人心。除此之外,护理学院院长单伟颖和党总支书记王瑞婷及全体教师带来的歌曲串烧、交谊舞、现代舞,用歌声与舞蹈传递着护理教师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校的由衷感谢,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大合唱《仰望星空》为汇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表达了护理学子奉献青春,为梦起航的坚定信念。
文艺汇演充分展示了护理学院全体师生和谐仁爱、勤奋创新的精神风貌,弘扬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增强了护理学院师生的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在纪念我校建校70周年之际,护理学院全体师生决心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不辱使命,用激情和汗水续写护理传奇篇章,创造承医美好未来。
本报推出官方微时讯
本报讯 为了能够及时传播校园正能量,营造全校师生员工爱校、敬校、护校的良好氛围,树立起官方的、正向的学校形象,本报推出官方微信平台――“承医校报微时讯”。
经过一个月的试验性推送,平台发布了最美承医人、我校“十件大事”和“十件好事”、第51届校运会掠影、社会热点问题等消息,微信平台管理已基本成熟,能够达到“微、时、讯”的特点。并已正式推出,望广大师生和校友家长们关注。
第二版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衡水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为纪念支持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英勇献身的加拿大籍外科医生铁尔生・莱孚・哈励逊而命名。该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系承德医学院等高等院校的教学医院。衡水市120急救中心设在该院,担负着衡水市及周边地区440余万人民的医疗保健任务。2002年省内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红十字会国际紧急医疗援助中心网络医院,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三星级文明服务单位、河北省百佳医院等荣誉称号。
医院开放床位1200张,正式职工1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54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30人,技术力量在全市最为雄厚。医院机构健全、分科细致,设有107个科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为省重点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为省医学重点发展学科,普外科、心内科、妇科等17个科室为市医学重点学科。衡水市医学会急诊分会、泌尿外科分会、麻醉科分会等21个分会,骨科、肿瘤防治等9个研究所均在哈院挂牌成立,各分会主任委员均由医院学科带头人担任。
该院拥有大型高、精、尖设备300余台件,超导磁共振、美国GE公司16排螺旋CT、直线加速器X刀、DSA、ECT、钴60、心脏介入机、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三位彩超、遥控肠胃、三围正脊、激光治疗机、C型臂、耕种腔镜等一流的新型诊疗和科研设备为诊断和治疗各种疑难疾病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院重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尤其注重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专科医疗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心外科开展了心脏搭桥术等多种疑难手术;心内科采用导管技术开展射频消融、冠状动脉造影、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等一批高难度微创和介入治疗技术达到省内、国内领先水平。医院共申报省、市科研课题200余项,获省、市各类科技进步奖134项。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1项。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32篇,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620篇。
该院作为我校的教学实习医院,承担着临床本科专业实习生12人的实习带教任务。在具有专业技术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疗人员的带教下,实习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获得更多的临床知识与技能,将对我校的护理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教学、医疗、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人民东路180号
联系电话:0318-2181234
邮编:053000
图书馆举办第一届“读者借阅之星”颁奖活动
在即将迎来我校建校70周年纪念日之际,由校图书馆主办,护理学院2011级护本第一团支部协办的主题为“倡导全校阅读 建设书香承医”的读书系列活动展开。
5月7日,图书馆举办了优秀读者评选表彰活动,副校长唐世英、学生处副处长张文军出席了此次活动,各院、部、系师生共百余人参加了表彰活动,会议由图书馆馆长王海民主持。此次评选以借书量达到36册作为第一届“读书之星”获奖标准(最高达到102册),共有38人获此殊荣。唐世英宣读了2014年度获奖名单。五星级奖励7人,四星级奖励8人,三星级奖励7人,优秀奖16人。王彦山同学作为五星级读者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最后唐世英做了总结性发言,对世界性的读书现状及相关因素做了分析,鼓励大家参加到阅读中来。
图书馆希望同学们走进、利用、热爱图书馆,今后 “读书月”活动还会持续下去,并且在内容上会有新的变化。此次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同学们的读书热情,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自身的文化素养,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盈满校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另外,图书馆近期还会举办电子推介系列讲座活动、“阅读无限 还书免责”活动、世界读书日新书推介、借阅排行榜好书推荐活动、“读书有益 资源共享”捐书活动、“最美图书馆”摄影展等一系列活动。
(图书馆)
我校85届毕业生杜心如教授向母校捐赠三部主编图书
本报讯(范萌)5月5日,我校85届毕业生杜心如教授向母校捐赠图书的仪式在301会议室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刘永平、校长张树峰会见了杜心如教授。副校长唐世英、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于多珠、学校办公室主任安文忠、学生工作部部长沈浩、图书馆馆长王海民参加了仪式。
饮水思源,感恩母校。杜心如教授将主编的《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外科治疗》、《临床解剖学――脊柱与四肢分册》、《脊柱外科临床解剖学》三部医学图书捐赠给母校。他表达了多年来心系母校、感恩母校的情怀,他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感谢母校的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关爱。不论走到那里,他始终觉得自己是承医人,觉得自己的根在承医。杜心如教授表达了自己捐赠著作的初衷:希望自己主编的书籍能够服务于母校,特别是使从事解剖学研究的老师和学生有所借鉴和帮助。他表示,以后将尽自己所能为母校的发展增光添彩。
刘永平和张树峰对杜心如教授向母校捐赠图书表示感谢。同时指出,杜心如教授毕业30年后心中仍然惦念母校的发展,感念母校的培育,这充分体现了我校学子心系母校、回报母校的责任感。学校为有这样的学子而骄傲,为承医学子有这样的精神而自豪。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如何发挥教师在指导大学生科研中的作用”专题讲座
为使广大教师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5月7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指导大学生科研国家级成果奖获得者、学校首届教学名师、“最美承医人”、基础医学院电镜室主任赵淑敏教授为我校中青年教师做了“如何发挥教师在指导大学生科研中的作用”专题讲座。会议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杜少杰主持。
赵淑敏教授结合她十几年来指导大学生科研的亲身经历,介绍了指导大学生科研的意义、“挑战杯”竞赛情况、竞赛作品的分类、“挑战杯”作品的选择、大学生科研团队组建的建议及电镜室教师指导大学生科研的情况。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指导大学生科研工作中(如何进行项目申报、实施及参加“挑战杯”竞赛等)的宝贵经验。
讲座结束后,赵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基础医学院电镜室,并介绍了超薄切片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原理与使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校园新闻
基础医学院2014级教改班在肛肠医院进行观摩实习
本报讯(闫凯欣 郭明宇 李晓伟)为进一步打造教改班特色,给同学们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5月8日下午,在临床教学导论课教授王振方的带领下,基础医学院2014级教改班到肛肠医院进行了观摩实习。
首先,肛肠医院的带教老师为同学们热情细致地讲解了血液检验室中的离心机和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操作方法、胸透室中X射线的工作原理、进出手术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麻醉师的工作流程。最后,在肛肠医院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接触到了心电图机,并亲自体验了如何使用心电图机来记录心电信号的过程。
此次实习,是临床教学导论课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也是教改班积极响应“三早”教育的具体体现,不仅让临床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能接触临床、接触科研、接触社会实践,而且可以全面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基础医学院举行“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讨论活动
本报讯(孙梦楚 闫凯欣)5月12日,基础医学院在社团活动室举行了“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讨论活动。
首先,由侯晓婵同学作报告。她表示作好一名团干部,要有一颗初心,即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要有两个因素,即通过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达到做自己该做的事、想做的事的目的;要有三个足够,即足够善良、足够勤奋、足够创新。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既丰富了团员们的知识,又开拓了团员们的视野,使团员们受益匪浅。接下来,团干部们围绕“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彭诗博作为代表发言,她表示团干部应脚踏实地、戒骄戒躁地对待每一项工作,时刻自省,时刻为班级着想,为同学们考虑。随后,张静敏、李庆林、丁宁三位辅导员老师紧扣“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这一主题依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对团干部们提出了严格要求和殷切希望。
活动最后团委副书记白江涛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此次讨论活动的开展,并强调作为当代团员,应能言善辩,有坚定的信念,紧扣主题的前沿目光和充分宣传的具体行动。讨论活动不仅开拓了团干部们的视野,而且对提高团干部的自身责任意识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联英语协会举办英语演讲比赛
本报讯(张森皓 张博阳)社联英语协会于2015年5月17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之家举办英语演讲比赛。
经过激烈角逐,14级临本10班谷雨摘得桂冠;14级影本2班张森皓,14级中西医1班徐星娟获得二等奖;14级康复1班刘小琪,14级临本1班郑君辉,14 级护本4班邓永红获得三等奖。
通过举办此次比赛,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同学们学好英语的信心,有助于让更多同学参与到类似的英语比赛中来,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好的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
校学生会举办第八届“雅芳杯”礼仪风采大赛
本报讯(顾钰煊 樊春晓)5月14日下午由校学生会主办的第八届“雅芳杯”礼仪风采大赛在图书馆八楼多功能厅举行。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处长王艳丽、社科部主任梁莉、就业指导中心朱炎杰、团委副书记白江涛、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袁婧、雅芳化妆品公司代表等担任评委,近两百名学生观看了此次活动。
一曲轻柔唯美的开场舞拉开帷幕。现场激情飞扬的舞蹈、婉转优美的歌曲、清雅脱俗的笛子独奏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并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本次比赛还邀请了往届的获奖选手作为助场嘉宾进行了PK表演,在评比时还增添了网络投票。经过激烈角逐,2014级中医学院李静文摘得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