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医学院党委宣传部 |
![]() |
承德医学院报 总第160期 | ||||||||
| ||||||||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第一版
赠送锦旗表谢意 传递队旗爱不熄
我院志愿者服务队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好评
本报讯(曾庆超、李翠)11月4日下午,承德市大佟沟居委会为表达对05级临本六班青年志愿服务队和07级英护本第二志愿服务队给予本社区王新航一家的资助的感谢之情,将写有“育才正品,名望紫塞”的锦旗送到我院团委。
自2007年5月以来,由05临本第六青年志愿服务队发起的“一元爱心款”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让许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活动发起至今共筹集到爱心捐款四千余元。此爱心捐款全部用来资助王新航一家。
为表达对学院能培养出一批如此优秀,富有爱心的同学的感激之情,王新航家所属的大佟沟居委会主任张巧茹及小新航的爸爸亲手将“育才正品,名望紫塞”的锦旗送到我院团委表达谢意。团委魏宁书记表示:培养高素质、有能力、合格的医务人员是学院领导和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
由于05临本第六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同学学习任务繁重,明年他们将要步入医院实习,不能够全面细致的帮助新航一家人,但爱心之火并不会熄灭。团委书记魏宁给07级英护本第二青年志愿服务队举行授旗仪式,希望他们能将爱延续,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以更多关怀。
河北省科技厅领导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
本报讯(苗光新)11月8日上午,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与市场处陈卫滨处长、王宇副处长、高素清副处长、黄国庆副处长、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任章启副主任一行5人,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承德市科技局郑立志局长,董艳玲副局长等陪同。
陈卫滨处长一行首先视察了我院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研究所。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张晓峰所长、基础医学研究所许倩老师带领各位领导参观了各个实验室,并介绍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人才梯队建设、实验室运行等情况。随后,在行政楼307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学院薛景凤副院长,科技处高维娟处长汇报了我院近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郑立志局长谈到了我院在科研成果获奖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陈卫滨处长对我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
护理系“新加坡护理专业全额奖学金”项目选拔工作超额完成任务
本报讯(齐菲)10月22号,我国教育部专家余海婴老师带领新加坡考试团一行五人抵达我院后,经过22号下午一个半小时的笔试和23号全天的面试,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新方专家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了26名同学获得赴新加坡留学的全额奖学金,比原定计划多出6名,至此,我院2008年“新加坡护理专业全额奖学金”项目选拔工作超额完成任务。这不仅是对我院学生整体素质的肯定,更是对我院护理系工作的认可和鼓励。
我院护理系去年首次成为承办该项目的相关系部,共获得15个名额,在我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鉴于去年突出表现,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将今年名额增加到20名。在具体的选拔过程中,由于学院领导、各部门及护理系高度重视,新加坡考试团对我院的接待,特别是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非常满意,经过再三推敲和反复协商,最终将我院录取名额增加到26个,比原计划增长30%!喜讯传来,全系师生无不欢欣鼓舞!大家坚信,这不仅是一个圆满的结束,更是一个辉煌的开始。
阔别三十年 母校雄姿展
――七八届一班毕业生返校省亲活动纪实
11月1日,我校七八届一班32名毕业生一路风尘,赶赴母校,团聚在风景如画的承医校园,怀着对母校的眷恋,对恩师的思念,对同窗的深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毕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院校史展。通过校史的展示,大家追思往昔同窗岁月,如同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大学生活。同学们兴奋地参观游览了学院新校区,传情的枫叶,清澈的河流,苍劲的青松,高耸矗立的建筑群,令人爱不释目,大家情不自禁频频合影留念;当他们看到学院宽敞的实验室、图书馆、全塑胶体育场时更是感触万千,羡慕今天的莘莘学子能有这样优越的学习成长环境。
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振方,当年的年级辅导员晏凤春老师,班主任刘自厚老师,临床带教老师公敬平、靳猛老师应邀出席了座谈会并讲了话。座谈会上,师生们眼含热泪,回忆三十年前在古朴的承医校园虽艰苦但难忘的大学时光,刘自厚老师说:转眼你们毕业三十年了,真是弹指一挥间。看到你们进步了,成熟了,在各自的岗位上勤恳敬业,成为单位的骨干,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作为班主任和授课教师,我们深感安慰。
同学们历数老师们辛勤地传道、授业、解惑的动人场面,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了毕业后三十年的刻苦研修,敬业奉献,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辅导员晏老师出差在外,为了参加这次活动,日夜兼程赶回学校,做了感人的讲话,她说:你们毕业三十年,我时常想起同学们天真稚嫩的笑脸,你们没有辜负老师的教诲和希望,你们为母校争了光,母校今天的发展有你们的贡献。时任团支部书记的赵书云在讲话中深情地说:1978年的8月我们怀着浓浓惜别之情,带着师长们的殷切希冀,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眼含热泪从母校走向全国各地,奔赴医疗卫生工作的第一线。尽管我们生在困难时期,学在动乱年代,但创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发扬了母校传承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不畏难、不自卑、不气馁、塌实肯干、勇攀高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严谨严格地履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教书育人的职责,有的成为名医,有的成为专家教授,有的成为精干的管理干部,为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我们的贡献!今天,我们带着人生的领悟、我们带着自信、带着人生的收获、带着对恩师和母校的深深眷恋、带着对同学的浓浓相思之情,迈着坚实的步伐,再次从全国各地汇聚到母校,欢聚在焕然一新的新校园!我们感谢为承医发展做出贡献的领导、同学和老师们!天津铁路总院任急诊科主任的康津伟同学说:毕业后经历了艰苦的创业时期,弥补了文革时期教育的缺陷,无论是业务还是管理,我们都独挡一面,共同的使命赋予我们这代人强烈的使命感,我们永不言败!党委副书记王振方在讲话中说:同学们是我的师弟师妹,对你们返校省亲表示由衷的欢迎,看到你们事业成功,家庭美满,成熟成才感到非常高兴,学无止境,希望大家在祖国全面小康建设的征程中再立新功。同学们在座谈中谈到:三十年悠悠岁月,有些东西刻骨铭心,忘不了同学们稚嫩天真的脸庞,渴求知识的眼神,勤奋钻研的情景;忘不了运动会上擂鼓助威,众志成城,夺金争银的火热场面;更难忘地震无情,顶风冒雨,夜宿山岭,相依为命的壮观情景;忘不了恩师勤奋治学,谆谆教诲,三尺讲坛,挥洒青春的深情厚谊!
当同学们听到母校2007年国家教育部的教学评估中喜获优秀的喜讯时,大家倍感自豪,任班党支部书记的刘庆隆激动地说:三十年来念念不忘母校和那些可亲可敬的老师们,母校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和信心的源泉!她不但开启了我们人生光辉的起点,更会鼓舞我们扬帆远航,达到胜利的彼岸!
一览众山之小 体验绿色情怀
院报记者站僧冠峰采风
为了增进学生记者的友情,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开拓大家的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10月25日,院报学院记者站组织全体学生记者在僧冠峰森林公园开展了采风活动。
僧冠峰位于承德市区正南,海拔650米。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峰顶形似一僧帽,乾隆帝题名“僧冠峰”。山峰东临武烈水,南倚九华山,绵亘起伏,层峦叠嶂。春夏秋三季,早晚之间,峰顶云雾升腾,似薄纱轻绢,清丽淡雅。严冬时节银装素裹,苍茫壮丽。
秋风徐徐,阳光明媚,刚到景区,我们就开始了激烈的登山比赛,象征胜利的红旗在前方迎风招展,大家一路欢歌笑语,一步步向前进。道路蜿蜒直指山顶,路旁风景时时吸引我们前进的步伐,比赛的“残酷”已不复存在,大家陶醉于大山之怀,尽情于秋色之中,边走边欣赏美丽的风景。经过角逐,十名胜利者脱颖而出,每人获得一个2G内存U盘。比赛结束后,一部分人在山腰观赏美丽的秋景,一部分人继续向峰顶出发。站在峰顶,一览承德市的风光,我们在欣赏山峦美景的同时,不禁感叹承德市的飞速发展,高楼林立于山水之间,人民生活于幸福之中。短短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文明中外的塞北名城,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了东方睡狮,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强大。
登山结束后,我们在山脚下广场进行了有奖知识问答,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包罗万象。问答中不仅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更是增进了记者们之间的情谊,十名获胜者每人获得一个2G内存U盘。
知识问答后,全体学生记者穿上迷彩服,配上“武器装备”分组进行了真人CS电子对抗赛。在听取了现场指导后,参战人员到达自己的作战位置,充分发挥掩体的作用,激烈的“战斗”打响了。守军依靠有力地形,组织起严密的火力网;攻方一边组织火力掩护,一边向前摸进。尽管大家在电视中看到过很多战斗场面,但是身临其境,却是另一番体会。攻方冲过吊桥,跨越战壕;守方且战且退,采取迂回战术进行防守……在激烈的战斗中,不断有“战士”“阵亡”,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一场比赛结束后,双方互换角色进行下一场比赛。几场过后,双方互有胜负。
虽说只是意义上的“攻防战”,却让记者们深深体会到了绿色的神圣,体会到了那用鲜血铸就的军魂的神圣。以前总是在荧屏上见到战争,当大家亲身体验“战争”的时候,才深深感受到处于和平年代的幸福,而和平的背后,是一代代军人、一代代爱好和平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我们,未来祖国的主人来说,如何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自己的共享,值得每一个人深思。比赛过程中,还锻炼了大家的团结协作能力,增进了大家之间的友谊。最后,大家在门口合影留念。
活动仅仅一天的时间,但对全体记者来说,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一天的感动。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在为祖国有如此壮美河山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深深懂得了身上的重担,大家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团结一致,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院报的质量,充分发挥院报作为党委“喉舌”的作用,为我院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刘彬
点亮青春 放飞激情
第八届承德高校歌手大赛落下帷幕
本报讯(谢瑞 孙静) 10月27日下午,由承德市音乐家协会和承德医学院主办的第八届承德高校歌手大赛在我院多功能厅圆满落幕。
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淑云,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副书记张建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刘莹等应邀出席。承德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体艺部艺术中心主任李振锋、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张军、承德技师学院团委书记杨坤杰、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声乐老师王海东、承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承德医学院团委书记魏宁担任了此次大赛的评委。
“点亮青春,放飞激情”。一曲《留什么给你》在歌手动人的演唱和精彩的演绎中拉开了本次大赛的帷幕。一首婉转抒情的《勇气》让人感动不已;周杰伦的劲爆歌曲《本草纲目》展现出选手青春的活力与激情;《高原红》仿佛将我们带到雪域高原上去领略那动人的民族风情;《父亲》向我们讲述着父爱的伟大与无私,催人泪下,歌手深情的演唱将本次歌手大赛推向了高潮,真可谓“昆山玉碎风凰鸣,芙蓉泣露香兰笑”选手们尽情地展现着他们的青春风采,精彩的表演赢来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最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刘英奎带来的《父亲》和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田甜演唱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以其独特的风格、深深打动了评委和现场的观众,最终荣获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我院选手周胜男荣获二等奖,刘小旭和张雅荣获三等奖。赵部长等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证书和奖品。
此次大赛为我院第十一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增添了非常精彩的一页,它不仅丰富了我院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了同学们的娱乐视野,而且极大的推动和加强了我院与承德市其他高校的文化交流与联系,为学生们的互动和学习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第二版
实习医院风采专栏
内蒙古赤峰红山中医院简介
赤峰市红山中医院始建于1962年,历经46年的光辉历程,现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医特色突出的现代化二级甲等医院,被确立为内蒙古自治区“示范中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515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160平方米,固定资产约1600余万元。现有在职干部职工25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9人、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57人、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59人。开放床位160张,年诊疗量约10万人次。医院中西医科室齐全,重点中医专科有:肛肠科、脑血管病科、心肾科、骨伤科、中医老专家科等等,其中,肛肠科是内蒙古自治区命名的“中医特色专科”。临床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糖尿病科、肿瘤远程会诊科、血透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镶复科、整形美容科、皮肤科等等。此外,医院的中药制剂室在内蒙古自治区药监局检查验收中名列前茅,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现生产的6种剂型、25个品种均已顺利投放市场并被纳入赤峰市红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报销范围。医院医疗设备齐全,日本东芝双螺旋CT扫描机、日本阿洛卡3500彩超机、美国JE公司生产的全数字化心电图仪、飞利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肿瘤高标准远程会诊操作系统、动态心电图监护机、远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妇科三氧治疗仪、高频移动式C型臂X线机、彩色多普勒机、多功能胎心监测仪、德国进口TCD机、韩国进口胰岛素泵、阴道镜检查治疗机、血流变检测诊疗设备等先进设备为医院的科学发展和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医院在严抓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创人民群众满意机关”活动,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均得到很大提高,真正打造了医疗机构的社会公益品牌。2006年医院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率先开展了对城镇低收入群体大幅度减免医疗费用的惠民政策,切实履行住院患者选择医生、护士的承诺,认真执行出院患者名片联络随访制度,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被物价局确定为“物价信得过单位”。此外医院先后被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中共赤峰市红山区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华慈善总会纳入“百姓慈善济困行动”行列、被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专项基金部设立为“爱心医院”,赢得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目前医院不仅是承德医学院教学实习基地,还是内蒙古医学院和赤峰学院中医系的定点教学实习医院。医院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始终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为实习生提供了优质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临床技能。
地 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三东街路北28号
邮 编:024000
传 真:0476-8234273
联系电话:0476-8222907,0476-8227366,0476-8224089
咨询电话:0476-8232359
栏目主持人:刘俊平 赵莉
“廉政杯”辩论大赛圆满结束
本报讯(孙静 刘少鹏)10月23日下午,我院第十一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廉政杯”辩论大赛在图书馆八楼多功能厅举行。党委副书记王振方出席了大赛。比赛共有基础部、护理系、临床学院和中医系四支代表队参加。
此次辩论赛依次进行立论陈词、攻辩、攻辩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词五个环节。比赛分两场分别就“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能否统一”(基础部正方,中医系反方)和“医德与医术哪个更重要”(临床学院正方,护理系反方)两个辩题展开激烈的辩论。辩手们个个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各个参赛队的团结一致、精诚合作使得赛场上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尤其是自由辩论环节,辩手们的口吐莲花、舌绽春蕾般的铿锵铁嘴,刀剑往来、锱铢必较般的针锋相对及胸藏锦绣、处变不惊的谦和之风成为赛场上的一大靓点。
比赛最终以护理系高分夺魁,临床学院位居其次,基础部荣获三等奖而画上圆满句号。同时来自基础部的刘洋和来自护理系的王佳星同学在比赛中的辩词独特、文采飞扬、才华横溢深得评委们青睐而被评为“最佳辩手”。
院报记者站招新结果公布
本报讯(刘彬、向涛) 《承德医学院报》学生记者站2008年招新工作于11月8日结束。本次招新主要面向全院07级、08级同学。
10月中旬,院报学生记者站对参加招新报名的百余名同学的简历进行了初步审核,于10月26日组织了首轮面试,选出了68名同学成为院报通讯员,学生通讯员资格也从以往一年变更为四年。11月4日至7日,分别邀请原承德市作家协会主席杨林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赵书云,院报编辑部主任杜世英等对通讯员进行四次培训。培训工作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通讯员采、编、写等基本技能及“如何做好一名学生记者”等方面进行的。本次招新最终在68名通讯员中选出了19名学生记者。具体名单如下:
07级临本5班 王 斌、07级临本6班 马振儒、07级临本7班于 宁 、
07级临本7班 王 琳、08级研究生班付宝红、08级研究生班 付 玉 、
08级研究生班 张媛媛、08级临本3班 吕超华、08级临本5班连腾宏 、
08级临本7班 赵亚伟、08级临本8班 付弘业、08级临本9班 安 琪、
08级麻本1班 李文谦、08涉外护理 周晓美、08级英护2班 刘玉兰 、
08级英护3班 宋 源、08级中医班 樊丹采、08级心理系 巩雅芳、
08级中医针灸推拿班 孙伟明
校园短讯
本报讯(李晓龙 马振儒 申炜炜) 10月30日下午以“秋意浓 红叶情”为主题的基础部第十一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文艺专场演出在图书馆八楼多功能厅举行。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振方、党委副书记张东旭,党委组织部部长朱伟民、宣传部部长赵书云等观看了演出。
本报讯(于颖慧)11月6日下午,临床学院05级本科第一团支部在教学楼前举办了以“我的健康我做主”为主题的团日活动。该团支部收集整理了有关饮食与健康相关的知识资料,印发了3000份宣传单,分组在行政楼、科研楼、食堂以及宿舍等地为师生进行了讲解和宣传。学院党委书记刘永平题词“愿同学们健康成长,愿承医健康发展”;党委副书记张东旭题词“健康为本,学习、工作才有发展基础”;副院长薛景凤题词“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大家才能健康,愿同学们永远健康”。
本报讯(马振儒)11月8日上午,我院大学生红丝带协会会员在协会负责人的带领下,第一次走进农村,在承德市双桥区小东沟村进行了一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
本报讯(于颖慧、贾进丽、刘彬)10月31日下午,由临床学院2005级筹办,主题为“秋韵・鸿鹄05”的文艺专场演出在八楼多功能厅圆满落幕。学院党委书记刘永平、副书记张东旭,临床学院办公室主任于淑云、副主任钟怀印等领导老师观看了演出。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同学们载歌载舞,尽情展现自己的文艺才华,现场气氛活跃,高潮不断,掌声不断,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激情。
本报讯(刘少鹏 孙静)10月24日下午,基础部06级艺术节文艺演出在图书馆八楼多功能厅举行。大合唱《旗帜颂》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朗诵《生命之歌》展现了四川地震中一位母亲用身体保护孩子的执著和坚强,同学们深受感动。舞蹈《青花瓷》博得了在场同学热烈的掌声,将演出推向高潮。最后演出在健美操队热情洋溢的表演中落下帷幕。
本报讯 (张璐珍)11月2日,临床学院2005级麻醉本科第一团支部开展了以“关注农村,塑造自我”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同学们来到滦平县周台子村参观学习,亲眼见证改革事业的探索前行,切身感受农村的发展和变化,号召高校大学生们一同关注农村建设,为祖国挥洒青春、添砖加瓦。
本报讯(郝金妹、白丽娟)10月25―26日,院学生会组织各社团面向全院学生进行了招新活动。各社团精心准备了独具特色的展板,向同学们介绍本社团的相关情况。两天过后,各社团的招新工作圆满完成,其中萤火虫俱乐部招新人数达210人,中草药协会达191人。
本报讯(向涛、冯超)10月31日下午,基础部06临本第二团支部在教学楼301室开展了以“铁骨丹心铸警魂,坚毅执着为人民”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活动中,该支部成员首先通过DV、图片等多种方式向大家展示了过去的一年中解放军战士给我们留下的感动。随后步兵第70旅工化营防化连的李排长在与大家进行了交流活动。
本报讯(许景毅 赵莉)10月31日,08级中药团支部在教学楼305室举行了题为“志抱父母恩”的团日活动。活动开始,佟佟九祖教授首先对大家提出了学会感恩父母的深切期望。随后,同学们通过歌曲、诗朗诵等形式表达他们对父母的深切情意,一首《烛光里的妈妈》更是勾起了在场观众的无限回忆。
本报讯 (李翠、王玉玺)11月5日下午,在教学楼408D教室,07级英护本第三团支部开展了以“关爱伴成长,青春铸辉煌”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活动中该团支部举行了“贰基金”的启动仪式。学生处于多珠处长对同学们的爱心行动给予了肯定并以个人名义捐款两百元,现场许多观众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启动仪式结束后,该团支部为同学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本报讯(刘娇、赵莉)10月28日下午,基础部07级第四团支部在教学楼205举行了以“One world,All friends”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活动现场气氛欢乐热烈,表演者的节目精彩纷呈。巴基斯坦同学用汉语朗诵的《再别康桥》和中巴合唱的《朋友》将活动推向最高潮。活动中,中巴同学还互赠了礼物。
本报讯(许景毅 赵芹)10月29日,07级英护本第一团支部在教学楼408教室举行了题为“魅力英语,快乐你我他”的团日演讲比赛活动。来自07级英护本2班的李翠同学在15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本报讯(李晓龙、王蕊楠、李知瀚)10月31日下午,基础部06级临本第八团支部在教学楼307教室举行了以“百感化激励,铁肩担责任”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伴有现场朗诵的幻灯片,带我们重新走进5・12汶川地震。彭援朝老师讲述了当年奔赴唐山抗震救灾的亲身感受。小品《非典往事》中白衣天使舍小家为大家的悲情令人感动。诗歌朗诵《无悔的选择》抒写了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自豪与决心。
本报讯(刘俊平、韩玉姿)10月18日下午,护理系在图书馆八楼多功能厅举办艺术节专场。学院党委书记刘永平、副书记王振方等观看了演出。演出在欢庆的东北秧歌《开门红》中拉开帷幕。悠扬深远的奥运歌曲《我和你》让大家再一次重温奥运精神。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疆舞《西域风情》、集诗乐舞为一体的《踏歌》、轻盈飘逸的舞蹈《青花瓷》等节目留给人无限的美学遐思……最后,手语《因为你因为我》将爱的真谛化为无声的语言。
本报讯(许景毅、李璐)11月5日,08级英护第三团支部的同学们来到上二道河子村举办了题为“将健康播向农村 用阳光温暖心灵”的团日活动。第三团支部的同学们来到新村羽养老院看望老人们,看到一位位慈祥的老人,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涨,给老人们按摩,帮老人整理屋子、擦玻璃,还陪老人们聊天、听他们年轻时的感人故事。临别之时,老人们激动地拉着同学的手说:“你们一定要常来呀”。
本报讯(付玉) 10月29日下午,研究生、中药系专场文艺演出在我院图书馆八楼多功能厅举行,为我院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再添一份色彩。宋鸿儒副院长等观看了演出。演出在由中药系同学表演的舞蹈《高原红》中拉开帷幕。接下来的独唱《风往北吹》、《望乡》,《来生缘》,现代舞《日不落》、《流行健美操》,印度舞《新娘嫁人新郎不是我》,歌伴舞《冰雨》,合唱《北京欢迎你》,《朋友》,双簧《广播电台》、架子鼓独奏《歌声与微笑》、手语《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跆拳道等节目精彩纷呈。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