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医学院党委宣传部 |
![]() |
承德医学院报 总第124期 | ||||||||
| ||||||||
2006年4月17日 星期一
第一版
我院隆重召开第四十四届田径运动会
本报讯(杨蓓、刘旭、邢曼)4月13日上午,我院第四十四届田径运动会在承德体育场隆重开幕。学院党委书记刘永平、院长高福禄、党委书记王振方、张旭东,副院长张一模、薛景凤、曹凯及市体育局局长何大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铭以及兄弟院校的领导等出席了开幕式。经过两天半紧张、激烈、有序的比赛,运动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赛事,于15日下午胜利闭幕。
13日上午8时,在国旗方队的引领下,军乐团演奏着《运动员进行曲》经过主席台,随后包括研究生代表队在内的10支代表队依次从主席台前进入赛场。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飘扬在体育场的上空。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张一模副院长致开幕词。他首先肯定了体育工作在高等院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赞扬了我院体育健儿多次在全国、全省大学生运动会和各专项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鼓励全体运动员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勇于进取的精神,使我院体育工作和竞技水平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奋进。市体育局局长何大光在开幕式上讲话,并预祝我院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运动员代表、裁判员代表相继宣誓之后,各系特色鲜明的团体操入场汇演,气势磅礴的威风锣鼓队表演、基础部刚柔并济的功夫扇表演、中药学系整齐划一的军体拳表演、中医系柔美的太极拳表演、护理系美感十足的健美操表演将开幕式推向了高潮。
本届田径运动会,是对我院体育教育工作和体育竞技水平的一次大检阅,全院共有791名运动员参加了34个项目的比赛。经过两天半的顽强拼搏,最终,基础部03级代表队荣获男子团体第一名,护理系第二代表队荣获女子团体第一名;中医系代表队荣获男子团体第二名和女子团体第二名;临床医学系02级代表队荣获男子团体第三名,基础部04级代表队荣获女子团体第三名;基础部04级代表团荣获男子团体第四名,基础部03级代表队荣获女子团体第四名。其中,护理系运动员安晓华以17"09的成绩刷新了我院女子百米栏记录。中药学系代表队和基础部04级代表队分别荣获"道德风尚奖"。
闭幕式上,学院领导分别为获奖集体、个人颁奖。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振方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运动员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并对为本次运动会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领导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充分肯定了运动会上全体裁判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全体师生的出色表现,赞扬了团体操队的精彩表演,并号召全院师生发扬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抓住机会,鼓足信心,为美好明天而奋斗。
学院召开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会
承的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春明、市见义勇为协会会长朱德灵
学院党委书记刘永平、副书记王振方、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书云出席
承德市见义勇为协会授予我院『见义勇为宣传工作突出贡献奖』
本报讯(本报记者 张小慧、李艳华) 3月11日下午,我院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承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春明,市见义勇为协会会长朱德灵,学院党委书记刘永平,副书记王振方、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书云等出席,我院师生以及承德市有关单位三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大会由党委副书记王振方主持。
刘永平书记在致词中指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李立新、陈宏、姜瑞明等6位见义勇为分子作了事迹报告,他们的感人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会上,朱德灵会长授予我院“见义勇为宣传工作突出贡献奖”。学生代表宣读了倡议书,张春明书记做了总结发言。
为了全面开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进行社会注意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我院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中医系04级第三团支部在承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和承德市见义勇为协会的协助下,于4月8日上午在市中心广场主办了“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专题宣传活动。承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春明,承德市见义勇为协会会长朱德灵,学院党委书记刘永平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院威风锣鼓队的表演拉开序幕。喧天的鼓声,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过往群众前来观看。学生代表宣读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在危险时刻见义有为,见义勇为,见义巧为。之后进行了抽奖活动,此次抽奖是由承德市见义勇为协会、承德日报社就见义勇为答题而共同举办的,共抽取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十名,市公证处公证员进行现场监督。
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在场群众共同在书有“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支持见义勇为事业”的巨型条幅上签字,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创和谐承德做出庄严承诺。
活动中还穿插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诗朗诵、歌曲、舞蹈、健美操等紧贴活动主题,博得阵阵喝彩。根据承德市见义勇为英雄事迹创作的诗歌《阳光英雄》,博得全场的一致好评,英雄们的事迹打动了现场的每个人。
在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捐款箱,出席活动的领导和群众纷纷慷慨解囊,以表达对见义勇为英雄的关注和爱心。在广场入口处,同学们还以传单和展板的形式向过往群众介绍见义勇为英雄事迹和见义勇为相关法律法规。
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对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宣传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承德电视台、承德电台、承德日报等媒体对活动予以了报道。
基础部开展学术交流及示范教学系列活动
本报讯(段一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学以来,基础部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各教研室教师纷纷带来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特色教学经验,他们的报告、讲座关注科学前沿,紧扣时代特色,为学校带来新鲜的学术空气。师生们浸润在浓郁的学术氛围里,视野更加开阔。
2006年4月5日,多功能厅内,两场学术报告依次举行。这是基础部学术交流及示范教学系列活动之二,此次活动不仅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极大兴趣,也吸引了许多学生前来聆听。活动由基础部李玉红副主任主持,病生教研室孟凡星主任首先做了专题为《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外源基因》的学术报告,扼要介绍了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类型,细致分析了哺乳动物基因表达系统的优点及其分类,最后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为例,做了生动的讲解,加深了大家的印象,极大的扩展了广大师生的知识面。
专业英语作为一种基本的交流工具对于专门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双语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必然趋势。药理教研室作为承德医学院双语教学的一个试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王瑞婷副教授针对自身双语教学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与各位教师做了诚挚的交流,指出了双语教学的目标与教学理念,分析了双语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对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毫无保留的介绍了自己在双语教学过程所采取的具体教学措施及方法――精彩讲解的课堂、独具匠心的教学、完善的课后追踪,三管齐下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两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博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基础部孔祥玉主任做了总结发言,指出要充分活跃学院学术氛围,以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标志。肯定了科学交叉和不同学科间学术交流的必要性,鼓励各位教师只要积累宽广的知识才能最终拥有厚积薄发,举重若轻的优秀学术能力,最终营造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
高院长与青年志愿者到新校区植树造林
本报讯(史春雷、王计伟) 我院新校区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由于建设的需要,有一批树苗需要移栽。在学生处的倡议下,我院286名青年志愿者于4月16日上午来到建设中的新校区进行义务植树劳动。
虽然天气条件以及现场的地理环境为植树带来了许多不便,但志愿者的热情十分高涨。百忙之中的高校长也来到了植树现场,他挥锹铲土,植下一株树苗。随后,他又向现场的同学介绍了新校区的建设情况及发展蓝图,同学们备受鼓舞。
下午劳动结束时,志愿者们共计移栽树苗近600株。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校区的环境美化贡献了一份力量。
第五届“网通杯”体育节隆重开幕
本报讯(尹翠娟、李洁、张玉华) 4月3日下午,由我院公体部与院学生会体育部联合举办的第五届“网通杯”体育节在篮球场隆重开幕。
我院体育节自2001年举办以来就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此次体育节更得到了承德网通公司和雅倩(佳雪)公司的大力赞助。院党委副书记王振方、党委宣传部部长赵书云等领导及各部系学生近千人出席了开幕式。
会上,运动员和裁判员代表首先发言。随后王振方副书记讲了话,他指出:“良好的体魄是我们学习好、工作好的基础;集体精神和团队精神是我们团结的基石;勇于拼搏、敢于挑战是我们事业蒸蒸日上的巨大力量。”
一场紧张而激烈的师生篮球表演赛拉开了此次体育节的帷幕,中场穿插的由院学生会舞蹈队献上的精彩节目给体育节的开幕式增添了活跃的气息。
据悉,体育节历时约一个月,设有篮球、排球、健美操、大众健身、棋类比赛等竞技项目。
第二版
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永平教授
刘永平,男,满族,1958年5月出生,河北平泉县人。1980年毕业于承德医学院,现任承德医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全科医学》编委,河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承德医学院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永平教授从事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治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被评为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及河北省卫生系统优秀教师。近年完成的科研项目有省科技厅《树状突细胞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省教育厅《异体胰腺素非抗原物质包被皮下移植治疗糖尿病》。目前主持开展的科研课题有省科技厅立项的《痛泻要方提取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的研究》、《黄岑茎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及承德市科教局立项的《黄岑茎叶总黄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刘永平教授参与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在体内的表达及其对肾性贫血的治疗》,在2000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主持的《端粒酶活性与C―erbB―2―ER、PR表达对乳癌早期诊断价值与相关性探讨》课题,在2002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在《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肿瘤》、《癌症》、《中国基层医学》、《中国临床康复》、《中国全科医学》、《时珍国医国药》、《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顺铂对大鼠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影响》、《乳腺癌端粒酶活性研究》、《黄岑茎叶总黄酮对高脂血清刺激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野罂粟镇痛作用研究》、《野罂粟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等科研论文。作为副主编,参与《临床生物化学》的编写及中国老年协会组织的《夕阳红》系列丛书《美食与药膳》的编写。
李卿卿 张玉华
齐心协力抓建设 众志成城迎评估
本期主题:教学评估系列报道之九――
主持人:毛毛
本期公告:有是一个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时节,世间万物蓬勃生机,欣欣向荣。我院新校区的建设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本期将向广大读者朋友们介绍新校区的进展情况。
●新校区建设总体进展概况
一期新校区建设规模为15。8万平方米。经过审图、招标、报批、场地平整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大桥于2005年5月开始建设,10月竣工;办公楼、图书馆、教学楼、科研楼、实验楼五个单体,已于2005年10月份开工建设。2006年3月份,8个学生公寓楼、浴室、医务所、看台共11个单体建筑已经开始施工。
●新校区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情况
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主要包括:施工图设计工作,规划审批、消防、人防审查工作;建设工作报建工作;地质勘察工作;招标代理机构的筛选和聘用工作;“工程施工和监理”招标工作;学院选聘河北瑞和集团咨询公司对新校区一期工程(市政工程除外)进行项目管理工作;建设场地“三通一平”工作,即学院按照详细规划方案的总体布局,对进入施工场地的道路进行的修筑,并对通水、通电进行了全面的准备工作。基本上保证了施工队能顺利进驻场地;房屋拆迁及迁坟工作,在承德市委、市政府及双桥区政府和镇政府、村委会的支持和协调下,到2005年11月,基本上完成了81户房屋拆迁和206个坟墓的迁出。
●新校区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新校区大桥长190米,宽16米,5月4日开始施工,到10月竣工,通过验收,总投资为619。1万元。
目前,工程建设主要进、教学楼、科研楼、机能形态实验楼、护理实验楼、解剖实验楼的建设,学生生活区包括学生公寓和浴室的建设。
●新校区的位置
新校区东依骆驼山,北邻承德县三道河,南临武烈河,通过新建大桥与110国道相连,位于承德市东北郊上二道河子原蚕桑研究所处,可乘11路公交车到天元山庄下车,从新建大桥进入新校区,距市中心约7公里。
迎评促建 从学风起
本报讯(李萌萌) 学风建设是迎评促建的根本,中医系03本1团支部开展了以“充实自我,回归本色――加强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此次活动分问卷调查、报告会以及与院报编辑部共同发起的“我心目中的大学生活”征文比赛三大版块。
该团支部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了本院学生生活的基本状况,发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通宵上网、逃课、考试临时抱佛脚等,“郁闷”“空虚”“无聊”充斥校园的角落。
3月24日下午,在报告厅召开了报告会。高维娟教授、梁广和教授、辅导员张开升老师等应邀出席。会上,高维娟教授引经据典,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大学学风”建设的本质内容及重要意义,她指出:“在理想主义的最后堡垒”中,每位大学生都不应在“朝花夕拾中重复昨天的日子”,文凭不是万能的,树立理想,发奋图强才是成才之根本。02级省级三好学生李淑艳同学和03本1团支部代表胡艳滨分别发言。最后,梁广和教授做了总结。结束时,同学们纷纷在条幅上签名。
优秀征文作品届时在院报刊载。此次活动旨在端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回归勤奋拼搏上进本色,共创一个良好学风,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铿锵玫瑰再创佳绩
――记一百米栏记录刷新者安晓华
在今年的田径运动会上,一个女孩旋风般的冲过终点:17秒09,新的校运会100米栏记录诞生了!它的创造者,就是来自护理系第二代表队的安晓华。时隔两年,她再次在该项目上改写记录,并将1×100接力、三级跳、4×400接力的金牌一并收入囊中,使自己在“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征程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运动场上的安晓华总是充满激情,但她却不大看重已取得的成绩。身背“四冠王”荣誉的她,反而没有了赛场上叱咤风云的豪气,换之以浅浅的微笑:“成绩属于过去,我更注重自己以后能做到什么程度。”淡看成绩,不为虚名所累,这些信条让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运动激情并屡获佳绩。
两年一届的河北省大运会将于5月23日在邯郸举行,身为大四学生的她将再次代表学校去征战赛场。上届大运会,她取得了三级跳和4×400接力的冠军以及跨栏第三名的好成绩。她表示要借此次破记录的契机,发挥最好水平,为学院争光!
两破校运会100米栏记录,晓华说这要感谢她的教练。“没有李云棒、尹瑞欣、马英利三位老师的悉心指导,我出不了这样的成绩。”
在院田径队队长李小彬的眼里,晓华是个训练刻苦、作风顽强的姑娘。跨栏是一项高危险性的项目,很容易受伤,但晓华一直是全勤,很多时候她是在带伤训练。我们在欣赏晓华赛场上旋风式表演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她。
晓华的优秀不只在体育方面,她的学习成绩同样很棒。她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员”。
因奋斗而充满激情,因淡看成绩而快乐,晓华就是这样一位天赋灵犀而又敢于拼搏的女孩,因为她常说:“Anyway,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史春雷 李洁 刘成
青春永不逝 夕阳亦灿烂
――我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介
我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于1992年成立,在学院领导下,以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在职同志参加的,以关心教育下一代健康成长为己任的群众性组织。
关工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德育为主线推动素质教育。工作方针是“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离退休老同志具有政治、威望、知识、经验、时间、空间等多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给予在校学生、青年教师、干部、职工、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青年等多方面的关怀和帮助。
我院关工委自成立至今积极配合党、团组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知识教育,协助推进党、团组织建设。他们多次应邀出席班级团日活动,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离退休老同志大多为具有医学知识的老教授、老教师,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参与义诊及医学知识讲座等活动,还参与大学生文化体育等多方面的课外活动,积极开展帮困劝学活动使家庭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关心下一代为己任,是青年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亚静 魏大卫
二附院应用急诊介入治疗技术救治急性心梗患者生命
二附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成功为一名43岁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造影、经皮穿刺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技术加支架置入术,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市该领域的空白。
3月22日上午,患者突发胸痛3小时,周身无力,大汗淋漓,伴濒死感被急救人员接到二附院120急救中心,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岳品茹给患者作了详细的检查,诊断患者为急性下壁、正后壁、右室心肌梗死,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在给予患者积极救治的同时,立即通知心血管治疗中心郭靖涛主任。郭主任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论证,决定给予患者实施急诊心脏介入手术。但是急诊介入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术中随时可能发生休克、出血、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目前这种手术在我市尚未开展。
救治生命分秒必争,“心、肺、脑绿色通道”立即开通,病人被很快送入导管室。心血管病治疗中心9名医护人员立即到位,在给患者用药治疗的同时给患者做充分的术前准备。此时郭靖涛主任与北京专家取得联系,详细向专家说明了患者的病情及该院目前的治疗方案,北京专家认为该院目前的治疗方案准确,立即从北京启程协助做此例手术。在导管室郭靖涛主任、副主任丁彦、周江利用德国西门子C型臂血管显影机个患者进行了经桡动脉(手腕部)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监视器的屏幕清晰的显示出患者心脏血管的状况――右冠状动脉开口处被血栓完全堵塞,如果不打通堵塞的血管,病人随时都会发生心肌细胞坏死而发生不良后果。此时医务人员要与死神较量的战斗打响了,要抢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挽救年轻的生命。15:00时北京专家专程赶到,此时一切手术前准备、检查均已就绪,在专家的指导下,郭靖涛主任、丁彦、周江副主任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把一根如头发的导丝经桡动脉穿过病变处,用一根球囊加压扩张,再将两枚支架准确地安放在病变处;手术台下医护人员密切监护,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相关用药;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16:00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不适的症状完全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正常。
二附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成功完成了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次项技术为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开辟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该中心于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北京专家定期来该中心出诊、查房、手术,使广大患者在二附院能得到国家级专家的亲自诊治。
王春艳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