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医学院党委宣传部

我校举办心血管疾病生物力学建模学术交流会——乔爱科教授畅谈医工交叉创新与临床转化
发布日期:2025-04-24浏览次数:字号:[ ]

2025年4月23日,生物医学工程系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北京工业大学乔爱科教授作“面向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问题的生物力学建模和仿真研究”主题学术报告。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许士奇、博士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活动由生物医学工程系副主任李葵花主持。

(点击每张图片即可查看原图)

讲座现场

乔爱科教授首先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成果,阐述了该学科在医工交叉领域的创新实践,包括多学科协同育人机制、特色研究方向布局,以及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建设情况,随后从三大维度展开报告,一是基于脉搏波特征解析的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技术,二是计算流体力学(CFD)在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创新应用,三是冠脉功能学评估(FFRCT)的临床转化研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重点讲解了支架降解动力学与血管重塑过程的耦合建模方法,并深入探讨了其中涉及的生物力学性能分析和耦合问题。乔爱科教授强调医工交叉研究应坚持“临床问题驱动、技术创新引领”的双轮驱动策略。与会师生就心血管建模中的有限元仿真、机器学习方法及生物力学的其他应用场景等专业问题与乔爱科教授展开深入交流,乔爱科教授特别指出,医工交叉研究需建立“临床-工程”双向反馈机制,既要深入理解临床需求,又要注重工程技术的可实现性。

乔爱科教授作讲座

北京工业大学杨琳老师与我校教师就本科生考研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许士奇详细介绍了我校“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规划,重点解读了学生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情况、实习培养方式以及未来的科研重点方向。

此次学术报告,为生物医学工程系师生搭建了医工交叉融合创新的高端学术对话平台,与会师生表示将依托此次交流契机,持续加强校际学术联动与人才培养对接,共同探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生物力学建模与临床需求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作者:杨晓婧 李思楠

编辑:党委宣传统战部 范萌

审核:党委宣传统战部 王海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安远路 邮编:067000 电话:0314-2291234 传真:0314-2290888
承德医学院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